2 commentators sitting in the box of a football stadium grandstand

AI 時代的文案寫作人怎麼自處?還能寫什麼?(中) | CopyThat! 專欄

觀點價值方面,周文認為創作者無需執著要「提出新觀點」,而是應該要做「服務」,決定要為受眾帶來什麼觀點。

關於做服務的立論是很聰明的觀察,延伸出不少啟發。但是在討論做服務前,我想說一兩句關於產生新觀點的想法。

AI 透過快速組合編排,有很大機會可以組裝出人類還沒有嘗試過的組合,因此「新觀點」的產出,的確不需要人類過度操心。

但新穎是一件事,能不能應用,或有沒有實行的可能,以及具有價值與否,仍然需要人類作判斷。

如果我們可以把 AI 產出的新觀點加以編輯,那麼源源不絕地發佈有趣的內容,的確是比從前容易許多。

我想這是周文提及的觀點價值的意思——創作者相對以前,在發掘新觀點這層面上可以省一點力。

舉一個例子:電視直播運動比賽都會有評述員,不同評述員有各自的風格,作解說、引導、教育、甚至共感精彩時刻。

但你想一想,其實評述員這件差事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多餘的。電視直播,螢幕播送衛星傳來的訊號,我們在地球另一端觀看。只要衛星訊號穩定,硬件需求被滿足,即使沒有評述員,觀看比賽這行為依然成立。

但是我們都希望有評述員,而且會在意他的講評水準和風格,形成了「某某講評比較好」、「某講評更為專業」等印象,繼而影響我們收看比賽的感受,左右整個觀看體驗。

當評述員利用 AI 協作,讓他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講評,那將是觀眾之福。

關鍵在於中間的邏輯,其實與周文所說的做「服務」相近。

除了比賽,我們期待的更多是評述員提供的觀點,他對比賽的看法、他講評切入的角度、他對運動員肢體動作與戰術執行的分析、他對比賽和運動員的歷史往績的整理等,以及他用什麼樣的語氣和態度傳達上述內容。

我們喜歡聽到這些,他的觀點新不新,是重要,但不是決定性的條件,真正令我們在意的是他這個人。

往深一層,我們也期待評述員與自己同情共感,為共同喜歡的隊伍或自己的國家打氣加油,就算他支持的是敵隊,聽他批評當中也有樂趣。

因此,在AI 時代,評述員以至所有創作者應該好好運用科技來加強自己的知識系統,深化觀點,叫它協助而不是代替你思考,讓你產出更好的「服務」。

而這中間從「吸收」轉換成「輸出」的過程,便是周所說的「策展價值」。

你得決定讓什麼資訊通過篩子,傳播到受眾,並解釋為什麼;你要判斷,哪一種觀點具有市場價值,以及為什麼;你還要堅守倫理,確保 AI 生成的不牽涉抄襲、剽竊或造假,不鼓動傷害,不鼓吹歪理。

並且,你要以獨特、經過提煉的方法來表達上述種種。

來到這裏你可能會問:我不是鼓勵把「怎麼寫」交給 AI 嗎?為什麼要思考這一點?

下一篇再談。


Copy That! 是 FW Lounge 的專欄企劃,內容有關寫作、文案、創作等,歡迎留言交流想法

Follow 我的 instagram | Facebook | Spotify

副牌 Weeping Serenade instagram

>> AI 時代的文案寫作人怎麼自處?還能寫什麼?(上) | CopyThat! 專欄

>> 牛頓的蘋果給AI吃會怎樣?淺談寫作中「無中生有」的終極價值 | CopyThat! 專欄

>> AI工具爆炸時代,文案人該選用哪一種才不會被科技淘汰?| CopyThat! 專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