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as-to-be-heinz-last-drop

It has to be Heinz——亨氏 The Last Drop 行銷案例:如何在極端情境中生出令人印象難忘的文案? | CopyThat! 專欄

當消費者願意舔方向盤、在大庭廣眾之下把碟子舔乾淨,只是為了挽救最後一滴番茄醬,這就說明了,只要懂得扭轉既定印象,你就能夠變出創意。這正是亨氏(Heinz)「The Last Drop」campaign 的真實洞察。

多年來,亨氏憑創新且充滿幽默感的廣告 campaign 為人津津樂道,文案簡潔、直擊要害,令消費者無法抗拒。我認為,其成功之處在於:

挖掘「非理性痛點」,把荒謬變共鳴

廣告團隊敏銳捕捉到消費者對產品「近乎宗教狂熱」的執著,於是將計就計,把這種執著放大,刻劃一種「一定要係咁」的實在貼地感。

例如,在車廂這一私隱度較高的空間,把舔方向盤這種丟臉、難堪的動作轉化成「太美味所以捨不得浪費」的誇張表達。

在隱密空間做一些誇張荒誕行為,是你和我皆有過的經驗。亨氏不避諱,把人們內心的奇特欲望表露,既抓住共鳴,同時亦充分展現了產品的魔力。

文案人的思考點:與其說「好吃」、「美味至極」,不如換個方式,說「失去它有多可怕」

用畫面說故事,用動作引共鳴

廣告演員不慎沾到茄汁在手肘上,然後不顧周遭目光,在餐廳眾目睽睽下扭動身體,轉動手臂想要把茄汁舔乾淨……

又或是,餐盤邊緣還剩一點點茄汁,竟然把碟盤拿起來舔舐,一滴不剩……

看到這一幕,你心中是否有無限共鳴呢?

它把你內心想做但不好意思做的一面光明正大地做出來了,你得到的,無關產品和品牌,而是一份被理解了的認同。

做到這一點,你的廣告便成功了。

有趣的是,對比上一則在車廂的私人空間,此兩則是在公眾場合,亨氏想告訴消費者的是,他們的茄汁無論在什麼場合,都好味到令你放下形象,失去理智。

文案人的思考點:當產品有壓倒性優勢,文案該學會「閉嘴」,讓畫面說話

一個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的品牌,還需要文案嗎?

需要。但一定是非一般的文案。

亨氏茄汁其實就是茄汁而已,一般消費者不太可能判斷出配方成分,番茄和其他配料的比例,他們在意的,是產品能夠為他們的用餐過程帶來什麼樣的體驗。

因此,文案著重的不是產品有多厲害、成分有多天然、品牌有多長的歷史,而是,食用亨氏茄汁而獲得的附加價值,可能是口腹之欲的滿足感和爽快,或是與親友聚餐的情感價值等等。

下次寫食品相關的文案時,不妨問一問自己:「我願意為了這產品做些什麼瘋狂事?」——答案很有可能讓你寫出成功的文案。


Copy That! 是 FW Lounge 的專欄企劃,內容有關寫作、文案、創作等,歡迎留言交流想法

Follow 我的 instagram | Facebook | Spotify

副牌 Weeping Serenade instagram

>> 與文案談一場性感戀愛 | CopyThat! 專欄

>> 沒用過產品就寫不出好文案?頂尖文案人的「替代體驗」法則 | CopyThat! 專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