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Canto Pick Nov 2024

香港人聽廣東歌 – DailyCantoPick 獨立、饒舌與嘻哈

DAILY CANTO PICK 是我的私心推介,每日一首,與你分享。

2024年11月份,DCP 分享了30首廣東歌,歌單在此 (Spotify) < click! (強烈建議順序聆聽)

11月,我選了些相對小眾,特立獨行,但依然算是廣義的廣東歌定義下的作品。

香港獨立音樂人

比如是摩四青年〈喬裝幫派〉(2022)、鹽焗雞 Salty Chick 〈輪迴德己立街〉(2024)。

摩四青年由一群本地 hip-hop 青年組成,沒有緊密的團隊,但有一致的音樂理念。

Salty Chick 則是本地獨立音樂人,網上訪問形容她「唱出慾求不滿,不求貞潔但求一夜快感的情感訴求」;

觀其歌詞,意識大膽,確是少見於主流樂壇。

世代更迭,年輕一代因為互聯網普及而更容易接收情色、黑道或偏門資訊,

社會風氣越趨多元開放,社交媒體則提供了他們宣洩情緒,互相找尋慰藉和支援的最佳平台;

可以想見,這一類型的作品只會越來越普遍,今日大膽,明日已落伍。

但回到音樂本身,兩首作品一點也不馬虎,我特別喜歡〈喬裝幫派〉「也文也武」的街頭感,以及直接屌鬼的態度。

獨立歌手打入本地主流樂壇,前有 Serrini,繼之如 Gareth T. 是代表之一。

前者的〈油尖旺金毛玲〉(2017) 唱得街知巷聞,後者的〈孤單〉(2023) 活用廣東歌經典,混入林子祥的〈邁步向前〉(1984) 於饒舌,粵英融和,推陳出新,甚有生氣。

二人都已成為樂壇中流砥柱,值得期待更多好作品。

林家謙近年人氣爆發,獲獎無數,值得留意的是,他仍然算是一位獨立音樂人。

平心而論,林的唱功普通,聲音缺乏渾厚感,不耐聽;

聽其黑膠唱片,更覺其聲線與音樂沒有交融,予人音樂和歌聲分開演奏的疏離感。

(可以對比一下陳柏宇的歌聲便會明白,林家謙太不「入咪」,同幾年前周柏豪差唔多,當然林比周好太多。)

個人認為〈聽風〉(2020) 是其最好的演繹,音高較為適合林的唱腔和聲底,感情拿捏亦不多不少剛剛好。

香港饒舌與嘻哈

在香港說到 hip-hop 和饒舌,不能繞過 LMF 大懶堂。

LMF 全稱 Lazy Mutha Fucka,由數位擁有不同音樂類型和背景的本地藝術家和樂手組成,成軍於1990年代末。

團隊混合了 hip-hop、rapping、搖滾、金屬、流行等音樂類型,並不避粗口,以大量口語俚語入詞;

雖然口語加插在粵語歌裏不是新事物,許冠傑在1970年代已經有大量口語歌,但融合 hip-hop 和 rapping 的話,LMF 應是第一家。(如有錯歡迎指正)

LMF 為本地 hip-hop 殺出一條新的,在地面上的路。

〈今宵多珍重〉(2000) 取材於陳百強 Danny 1982年的同名作品,旋律對前作稍加改編,加入 MC 仁的 rapping,確係有種 fusion 懷舊感 (nostalgia)。

不可以說沒有 LMF 便沒有後來的 hip-hop 組合,但 LMF 在藝術與商業上的平衡力和名氣,無疑鼓勵了後浪繼續在港式饒舌上耕耘。

在饒舌的邊緣上,廣東歌其實還有一隊組合不能忽視,便是崛起於1980年代末,一直紅到今天的軟硬天師。

多年來游走於電台廣播、流行音樂、饒舌、數白欖、流行時尚、玩具、設計、平面、電視電影等等,一直輸出創意,允為香港流行樂的明星之一。

1993年推出《廣播道軟硬殺人事件》已成經典,一曲〈請勿客氣〉請來當時得令的王菲合作,改編英國迷幻爵士樂團 Galliano 的〈Prince Of Peace〉,30年後依然耐聽。

談到組合,草蜢和 Rubberband 就很值得留意。

草蜢專輯《三人主義》(1995) 全碟就非常完整耐聽。

1980至2020年代的香港男聲女聲

香港的廣東歌其實真係好多元,什麼風格都 carry 到。

有些靚聲,如蘇永康,但彷彿一直沒有真正紅起來。

有些聲線不怎麼樣,如周國賢,仍在默默工作。

一些回憶起來有股傳奇味,王傑、關淑怡,如果繼續唱,今日又會怎樣呢?

一些像陳奕迅,你總抹不掉的,像青春期熱戀過的那個女孩。

還好嗎?世紀末煙花真係正,值得細味。

一些又統治了好幾個十年,張國榮令人覺得,直到永遠是可能的。

其實你又唔怪得譚詠麟墮落,喂,Lesile 你唔玩了?

好啊,那我也擺爛 hea9 個世界。

好像抬舉了譚。

是旦啦。

人生就是一場煙花。

後來有一陣子,大家都走上中國唱歌了。

煙花。

在這個給自己的 project 裏,多少都有學到些什麼。這才是最精華的地方。

按此收聽 Daily Canto Pick 11月歌單

重溫: 10月歌單 | 9月歌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