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one is painting

AI 時代的文案寫作人怎麼自處?還能寫什麼?(下) | CopyThat! 專欄

我說的「怎麼寫」,意思是指使用 AI 來幫助你完成,但是使用什麼表達方式,以至為什麼選這種方式而不是別種,則需要你這位創作者來執行。

而你的選擇(或喜好 perferences)便是一種策劃和設計。

以繪畫為例,AI 爬梳了繪畫史,分析了各個流派的風格特質,介紹了藝術家的思想和筆法等等,也給了我們不同的畫筆和色彩,甚至下筆執行也可代勞。

但是,我們仍然要審查和取捨資訊,決定使用什麼畫筆、顏色,我們還要對自己為什麼做這樣的選擇有一套理論基礎、說法,並要注入情感,向受眾傳遞。

在我對 AI 有限的認識裏,在決定發佈什麼內容的這一步驟上,更多的牽涉創作者而不是 AI。

你對 AI 搜集、篩選、整合、編排後的內容,仍然擁有最終的編輯權。

你要對這些 AI 產出的內容作取捨、評估、回顧、裁剪,最後用你認為有趣或具商業價值的視角和手法,加上技藝處理和情感,表達給受眾。

來到這一步,則更講究創作者的人類特質,包含編輯力、整理資訊的能力、審美、技藝、情感等等。

如同你去看展覽一樣,你在看的其實是策展人的視角,而不只是展品。

所以,創作者應該思考「寫什麼」、「還可以創作什麼」的立論,在周文所說的「策展價值」的框架裏,同時也可以作為「怎麼寫」的延伸。

篇幅所限,關於周文的思考筆記就到此為止。

總而言之,AI 的不斷進化,對於創作者來說最大的改變將會是工作量的重心轉移,核心有關策劃、設定觀點、表達、技藝等方面,則仍然要求創作者使用人類大腦來完善。

我對 AI 的認識不深,上文筆記如有錯漏,歡迎提出指正討論,做一些 AI 無法參與的交流互助與互動。


Copy That! 是 FW Lounge 的專欄企劃,內容有關寫作、文案、創作等,歡迎留言交流想法

Follow 我的 instagram | Facebook | Spotify

副牌 Weeping Serenade instagram

>> AI 時代的文案寫作人怎麼自處?還能寫什麼?(中) | CopyThat! 專欄

>> AI 時代的文案寫作人怎麼自處?還能寫什麼?(上) | CopyThat! 專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